【488419】
读物本·【逸仙阁】林清玄精选作品集1
作者:轩欣💗
排行: 戏鲸榜NO.20+

BGM点击查看所有BGM

【禁止转载】读物本 / 现代字数: 5945
9
11
9
0

基本信息

创作来源转载作品
角色0男0女
作品简介

仅供习读,共33大段

更新时间

首发时间2024-08-29 18:02:09
更新时间2024-09-07 18:07:08
真爱榜
小手一抖,榜一到手
投币
点击可重置字体
复制
举报
剧本正文

1

《大风大雨,都是我们的掌声》

   对太阳雨的第一印象是这样子的。

  幼年随母亲到芋田里采芋梗,要回家做晚餐,母亲用半月形的小刀把芋梗采下,我蹲在一旁看着,想起芋梗油焖豆瓣酱的美味。

  突然,被一阵巨大震耳的雷声所惊动,那雷声来自远方的山上。

  我站起来,望向雷声的来处,发现天空那头的乌云好似听到了召集令,同时向山头的顶端飞驰去集合,密密层层地迭成一堆。雷声继续响着,彷佛战鼓频催,一阵急过一阵,忽然,将军喊了一声:“冲呀!”

2

  乌云里哗哗洒下一阵大雨,雨势极大,大到数公里之外就听见噼啪之声,撒豆成兵一样。我站在田里被这阵雨的气势慑住了,看着远处的雨幕发呆,因为如此巨大的雷声,如此迅速集结的乌云,如此不可思议的澎湃之雨,是我第一次看见。

  说是“雨幕”一点也不错,那阵雨就像电影散场时拉起来的厚重黑幕,整齐地拉成一列,雨水则踏着军人的正步,齐声踩过田原,还呼喊着雄壮威武的口令。

  平常我听到大雷声都要哭的,那一天却没有哭,就像第一次被鹅咬到屁股,意外多过惊慌。最奇异的是,雨虽是那样大,离我和母亲的位置不远,而我们站的地方阳光依然普照,母亲也没有要跑的意思。

3

  “妈妈,雨快到了,下很大呢!”

  “是西北雨,不要紧,不一定会下到这里。”

  母亲的话说完才一瞬间,西北雨就到了,有如机枪掠空,哗啦一声从我们头顶掠过,就在扫过的那一刹那,我的全身已经湿透,那雨滴的巨大也超乎我的想象,炸开来几乎有一个手掌,打在身上,微微发疼。

  西北雨淹过我们,继续向前冲去。奇异的是,我们站的地方仍然阳光普照,使落下的雨丝恍如金线,一条一条编织成金黄色的大地,溅起来的水滴像是碎金屑,真是美极了。

  母亲还是没有要躲雨的意思,事实上空旷的田野也无处可躲,她继续把未采收过的芋梗采收完毕,记得她曾告诉我,如果不把粗的芋梗割下,包覆其中的嫩叶就会壮大得慢,在地里的芋头也长不坚实。

4

  把芋梗用草捆扎起来的时候,母亲对我说:“这是西北雨,如果边出太阳边下雨,叫作日头雨,也叫作三八雨。”接着,她解释说:“我刚刚以为这阵雨不会下到芋田,没想到看错了,因为日头雨虽然大,却下不广,也下不久。”

  我们在田里对话就像家中一般平常,几乎忘记是站在庞大的雨阵中,母亲大概是看到我愣头愣脑的样子,笑了,说:“打在头上会痛吧!”然后顺手割下一片最大的芋叶,让我撑着,芋叶遮不住西北雨,却可以暂时挡住雨的疼痛。

5

  我们工作快完的时候,西北雨就停了,我随着母亲沿田埂走回家,看到充沛的水在圳沟里奔流,整个旗尾溪都快涨满了,可见这雨虽短暂,却是多么巨大。

  太阳依然照着,好像无视于刚刚的一场雨,我感觉自己身上的雨水向上快速地蒸发,田地上也像冒着腾腾的白气。觉得空气里有一股甜甜的热,土地上则充满着生机。

  “这西北雨是很肥的,对我们的土地是最好的东西,我们做田人,偶尔淋几次西北雨,以后风呀雨呀,就不会轻易让我们感冒。”田埂只容一人通过,母亲回头对我说。

6

  这时,我们走到蕉园附近,高大的父亲从蕉园穿出来,全身也湿透了,“咻!这阵雨真够大!”然后他把我抱起来,摸摸我的光头,说:“有给雷公惊到否?”我摇摇头,父亲高兴地笑了:“哈……金刚头,不惊风,不惊雨,不惊日头。”

  接着,他把斗笠戴在我头上,我们慢慢地走回家去。

  回到家,我身上的衣服都干了,在家院前我仰头看着刚刚下过太阳雨的田野远处,看到一条圆弧形的彩虹,晶亮地横过天际,天空中干净清朗,没有一丝杂质。

7

  我时常忆起那骤下骤停、瞬间阳光普照,或一边下大雨一边出太阳的“太阳雨”。所谓的“三八雨”就是一块田里,一边下着雨,另外一边却不下雨,我有几次站在那雨线中间,让身体的右边接受雨的打击,左边接受阳光的照耀。

  “三八雨”是人生的一个谜题,使我难以明白,问了母亲,她三言两语就解开这个谜题,她说:“任何事物都有界限,山再高,总有一个顶点;河流再长,总能找到它的起源;人再长寿,也不可能永远活着;雨也是这样,不可能遍天下都下着雨,也不可能永远下着……”

8

  在过程里固然变化万千,结局也总是不可预测的,我们可能同时接受着雨的打击和阳光的温暖,我们也可能同时接受阳光无情的曝晒与雨水有情的润泽,山水介于有情与无情之间,能适性地、勇敢地举起脚步,我们就不会因自然轻易得感冒。

  在苏东坡的词里有一首《水调歌头》,是我很喜欢的:

  落日绣帘卷,亭下水连空。  

       知君为我新作,窗户湿青红。  

       长记平山堂上,欹枕江南烟雨,杳杳没孤鸿。  

       认得醉翁语,山色有无中。 

      一千顷,都镜净,倒碧峰。 

      忽然浪起,掀舞一叶白头翁。

   堪笑兰台公子,未解庄生天籁,刚道有雌雄。

    一点浩然气,千里快哉风!

9

  在人生广大的倒影里,原没有雌雄之别,千顷山河如镜,山色在有无之间,使我想起南方故乡的太阳雨,最爱的是末两句:“一点浩然气,千里快哉风!”心里存有浩然之气的人,千里的风都不亦快哉,为他飞舞,为他鼓掌!

  这样想来,生命的大风大雨,不都是我们的掌声吗?

10

《人生的真相》

  师父只教他洒扫、泡茶、接待宾客,闲暇的时光就让他用来静心,并观看这个世界。弟子过几天就会问师父:“师父,您什么时候才能教导我人生的真相呢?”

  又过了一阵子,弟子更着急了,问师父:“师父,您到底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告诉我人生的真相呢?”

  师父被问烦了,拿起一块石头交给他,对他说:“你拿这块石头去菜市场估个价,只需要了解它的价钱,不要真的卖掉它。”

11

  到了菜市场,有两个人想买这块石头。有一个人出价十元,另一个出价二十元。第一个人是要买回去做秤锤,第二个是要买回去做砚台。弟子把石头带回去,报告师父:“师父,这块石头有人出价二十元。”

  师父叫他再把石头带到玉石市场去,也是只了解它的价钱,不真的卖掉。

  在玉石市场,有人出价五十万元,因为那石头看起来非常稀有。弟子把石头带回去,报告师父:“师父啊,这块石头在玉石市场有人出价五十万。”

12

  师父说:“好!现在你把这石头带到钻石市场去,只要估量它的价钱,不要真的卖掉它。”结果,弟子欣喜若狂地跑回来报告师父:“师父,听钻石市场的人说,这是一块相当完美的钻石,有人出价五千万呢!”

  师父说:“没错,这是最完美的钻石,可是只有懂钻石的眼睛才能看见它的价值。你每天追着我问,什么才是人生的真相,用菜市场的眼光、玉石市场的眼光和钻石市场的眼光看到的人生真相是不同的,你到底想用什么样的眼光来了解人生呢?你要先锻炼的是看钻石的眼光,而不是不断地追问。”弟子听了,就心开意解了。

13

  我们大部分的人,穷尽一生去追求,希望找到生命中最有价值的事物,却少有人了解,我们的眼睛才是最具价值的。

  有价值的眼睛看见了山,山就有了价值。

  有价值的眼睛看见了海,海就有了价值。

  有价值的眼睛看见了阳光,阳光就有了价值,因此禅师才说:“日照一隅,也是国宝。”太阳所照耀的每一个角落,都像国宝一般珍贵,这种深刻的见解,只有眼睛好的人才能体会呀!

14

《月到天心》

  二十多年前,乡下没有路灯,夜里穿过田野回家,差不多是摸黑的。

  平常时日,人们都是借着微明的天光,摸索着回家。偶尔有星星,就亮了许多,感觉心里也有了光。有月亮的时候,心就沉静下来,丝毫没有了对黑夜的恐惧。

  乡下的月光是很难形容的,犹如从草树、从街路、从花叶,乃至从屋檐下、墙垣内部微微地渗出,有时会让人误以为万事万物本身有着自在的光明。假如夜深有雾,到处都弥漫着清气,萤火虫成群飞过,仿佛是月光中掉落的精灵。

15

  月光下的每一种事物都有了光明,真好!更好的是,月光下,我们也觉得自己心里有月亮、有光明。那光不如阳光温暖,是清凉的,好像从头顶的发丝到脚尖的趾甲都能感受到月的清凉。

  走一段路,抬起头来,月亮总是跟着我们,照着我们。在童年的岁月里,我们心目中月亮是亲切的,就如同为我们提灯引路一样:我们在路上,月在路上;我们在山顶,月在山顶;我们在江边,月在江中;我们回到家里,月正好在家门前。

16

  对于月之随人,我却带着一丝迷思——月亮永远跟随我们,到底是错觉还是真实的呢?可以说这既是错觉,也是真实的。我们知道月亮只有一个,而人人都认为月亮跟随自己,这是错觉;但当月亮伴随我们时,我们感觉月亮是唯一的,只为自己照耀,这是真实的。

  长大以后才知道,真正的事实是,每个人心中都有一轮月,它是独一无二、光明湛然的。当月亮照耀我们时,感觉天上的月也是心中的月。每个人心里都有月亮埋藏,只是自己不知罢了。

17

  这就是为什么禅宗把直指人心称为“指月”,指着天上的月教人看,见了月就应忘指;教化人心里都有月的光明,光明显现时就应舍弃教化。无非是表明人心之月与天边之月是相应的、包容的,所以才说“千江有水千江月,万里无云万里天”。即使江水千条,条条里都有一轮明月。从前读过许多诵月的诗,有一些颇能说出“心中之月”的境界,例如王阳明的《蔽月山房》:

  山近月远觉月小,便道此山大于月。  

      若人有眼大如天,当见山高月更阔。

18

  确实,如果我们能把心眼放开到天一样大,月不就在其中吗?只是一般人心眼小,看起来山就大于月了。还有一首是宋代理学家邵雍所写的《清夜吟》:

  月到天心处,风来水面时。

  一般清意味,料得少人知。

  月到天心,风来水面,都有着清凉明净的意味,但只有微细的心才能体会,一般人是无法感知的。

  我们看月,如果只看到天上之月,见不到心灵之月,那么月亮对于我们只是极短暂的偶遇,哪里谈得上永恒之美呢?

  所以回到自己,让自己光明吧!

19

《习气》

  于右任先生有一把漂亮的大胡子。有一天,他遇到一位小女生,小女生对他的胡子感兴趣,便问于右老:“您睡觉的时候,这一把胡子是放在棉被外面还是里面?”

  于老先生一时被问住了,想了半天也想不起睡觉的时候胡子放在哪里,只好对小女孩说:“我改天再告诉你。”

  那天晚上,于右老失眠了。他先把胡子放在被子里,感到不对劲;又把胡子拉到被子外面,也觉得不对劲。他一个晚上就这样把胡子拉来拉去,还是不知道胡子平时到底是在被子里还是被子外。

20

  很久以后,于右老终于弄清楚了:他的胡子有时在棉被外,有时在棉被内。

  在我们的生活里,有许多事都和于右老的胡子一样,弄不清到底是什么面目。最简单的问题往往最不能找到答案,例如:你下飞机的时候是右脚先下,还是左脚先下?

  我有一个朋友是电影导演,他要到澎湖去拍戏,就找了一位密宗的大师看看到澎湖以后的运气。大师对他说:“你下飞机的时候记住要左脚先下,否则你这一部电影就完蛋了。”

21

  我的导演朋友下飞机时突然忘记了到底是应该左脚先下,还是右脚先下,站在飞机的过道上呆住了,不敢跨出去。直到空乘催他,他的右脚才跨出去。走了几步以后才想起大师叫他先迈左脚,顿时捶胸顿足,把自己狠狠骂了一顿。后来电影不卖座,他一直恨自己的右脚。

  当然,这些习焉不察的事,有时对我们并没有什么伤害。可是有一些就有伤害了,例如你问一个抽烟的人:“你一天抽几支烟?一支烟有多少尼古丁?”我相信很少有人能准确地回答出来。或者你问一个普通人:“你的童年时代是怎样的?你青少年时代不是很有抱负的吗?今天为什么变成了这个样子?问题出在哪里?”同样地,很少有人能回答出来。

22

  但是我们知道,抽烟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大的伤害,如果我们不正视它,将来一定会出问题的。而我们过去有那么远大的理想,今天却没有成功,一定是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,如果我们找到了问题的症结,肯定对我们今后的成功有帮助。

  我想,那时是因为习气,我们明明知道很多选择、很多习惯是坏的,却偏偏要去做,这就是习气,是俗话说的“野狗改不了吃屎”。路上的野狗你给它好东西吃,它吃到一半,闻到屎味又跑去吃屎了,许多戒烟的人老是戒不掉,就是这个道理。这样说似乎有点刻薄,然而,坏的习惯不正是如此吗?

23

  曾经有一个失眠的人去找心理医生,心理医生教他数绵羊。有一天他又失眠了,医生问他,他说:“绵羊都跑走了,抓不回来怎么办?”医生说:“你不要管它,假设你有一千只绵羊,跑掉一些有什么关系?”

  第二天他又失眠了,医生问他原因,他说:“我的一千只绵羊今天都数完了,明天怎么办?”

  你看,习气是多么可怕的东西,如果一个人有坏的习气,即使有一百万只绵羊,也有数完的一天。

  所谓成功的人生,就是一天减少一些习气,减少习气唯一的方法就是去面对它。

24

《咬舌自尽的狗》

  有一次,带家里的狗看医生,坐上一辆计程车。

  由于狗咳嗽得很厉害,吸引了司机的注意,反身问我:“狗感冒了吗?”

  “是呀!从昨晚就咳个不停。”我说。

  司机突然长叹一声:“唉!咳得和人一模一样呀!”

  话匣子一打开,司机说了一个养狗的痛苦经验:很多年前,他养了一条大狼狗,长得太大了,食量非常惊人,加上吠声奇大,吵得人不能安宁,有一天觉得负担太重,不想养了。

25

  他把狼狗放在布袋里,载出去放生,为了怕它跑回家,特地开车开了一百多公里,放到中部的深山。

  放了狗,他加速逃回家,狼狗在后面追了几公里就消失了。

  经过一个星期,一天半夜听到有人用力敲门,开门一看,原来是那只大狼狗回来了,形容枯槁,极为狼狈,显然是经过长时间的奔跑和寻找。

  计程车司机虽然十分讶异,但是他二话不说,又从家里拿出布袋,把狼狗装入布袋,再次带去放生,这一次,他从北宜公路狂奔到宜兰,一路听到狼狗低声号哭的声音。

26

  到宜兰山区,把布袋打开,发现满布袋都是血,血,还继续从狼狗的嘴角流溢出来。他把狗嘴拉开,发现狼狗的舌头断成两截。

  原来,狼狗咬舌自尽了。

  司机说完这个故事,车里陷入极深的静默,我从照后镜里看到司机那通红的眼睛。

  经过一会儿,他才说:“我每次看到别人的狗,都会想到我那一只咬舌自尽的狗,这件事会使我痛苦一辈子,我真不是人呀!我比一只狗还不如呀!”

27

  听着司机的故事,我眼前浮现那只狼狗在原野、在高山、在城镇、在荒郊奔驰的景象,它为了回家寻找主人,奔跑百里,不知经历过多么大的痛苦,好不容易回到家门,主人不但不开门,连一句安慰的话也没有,立刻被送去抛弃,对一只有志气有感情的狗是多么大的打击呀!

  与其再度被无情无义的人抛弃,不如自求解脱。

  司机说,他把狼狗厚葬,时常去烧香祭拜,也难以消除内心的愧悔,所以他发愿,要常对养狗的人讲这个故事,劝大家要爱家中的狗,希望这可以消去他的一些罪业。

  唉!在人世间有情有义的人受到无情的背弃不也是这样吗?

28

《第四位诗人》

  四位诗人得到一瓶珍贵的陈年葡萄酒。他们拔出酒瓶塞,让那酒清醒过来,酒香溢出的时候,诗人们的内心开始骚动。

  第一位诗人说:“我用内在的眼睛,就能看见酒的芬芳在空中徘徊,像一群鸟飞入满是精灵的森林。”

  第二位诗人说:“我用内在的耳朵,就能听见酒的香气,像鸟的歌唱,又像蜜蜂飞入了白玫瑰的花瓣。”

  第三位诗人闭上了眼睛,高举一只手,说:“我用手就可以摸到这酒的芳香,我感觉到香气的翅膀像花仙子碰到我的手指。”

29

  三位诗人全闭起眼睛,伸手去触摸空中的香气。

  第四位诗人拿起了酒瓶,喝到一滴不剩。其他三位诗人张开眼睛,吃惊地望着他。第四位诗人说:“我太迟钝了,没有那样的境界,我看不见酒的芬芳,听不见香气的歌唱,也感觉不到翅膀的拍动,我只有用嘴喝它,希望我的感官可以更灵敏,把我的境界提升到你们的高度。”

  这是纪伯伦写的一则寓言,嘲讽沉醉于空想而不切实际的诗人。

30

  这使我想起青原惟信禅师说过的话:

  “老僧三十年前,未参禅时,见山是山,见水是水。

  及至后来,亲见知识,有个入处,见山不是山,见水不是水。

  而今得个休歇处,依前见山只是山,见水只是水。”

  诗人与平常人相比,大约是在见山不是山、见水不是水的境界,他们的见解、体会与众不同;他们喜欢繁复、瑰丽——繁复能使简单的变得多姿,瑰丽能使平淡的变得多彩。

31

  诗人创造奇境,善者使平常的本质益为华丽,恶者恶紫夺朱,使人忘记了本质。

  喝葡萄酒,使用的是舌头与鼻子,虚华的诗人却用了眼睛、耳朵和手,那最后一饮而尽的诗人,才是懂得喝酒的人呀!因为,他活在当下,活在美丽的当下。

  不只喝一瓶葡萄酒,实际的人生也是如此。我们在青春少年时代,依恃着单纯的意志,有着天真而远大的理想,鼓琴当歌、有酒当醉,在爱情与友情里刺血立誓,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充满了热情与勇气。

32

  见山是山,见水是水。

  然后我们掉入红尘的大河,受到波浪的撞击、瀑布的捶打,或载沉载浮,或随波逐流,或同流合污。我们知道:人生不是那么单纯!生活不是那么简易!情感不是那么清澈!我们穿着名牌服饰,谈着没有边际的话题,与所有的人寒暄、擦身而过,再也没有什么热情了。

  见山不是山,见水不是水。

  有一天,我们从漂流的河中醒来,惊觉小舟穿行于两岸之间,如果抬眼看岸,会发现风景在移动;如果回观身处的小舟,会知觉小舟在移动。不论是舟行还是岸移,在生命的河流里,不动是不可能的。在岁月的漂泊中,岸上的人看船,或船上的人观岸,感受是完全不同的。

33

  因此,做自己吧!回到质朴、真切、天然的自己,你管别人怎么看!你管别人怎么想!你管别人怎么说!你只在乎自己的内心,甚至连在乎也无。

  见山只是山,见水只是水!

  我用眼睛看美丽的风景,我用耳朵听远方的鸟鸣,我用双手触摸清凉的河水,我用鼻子嗅闻幽微的花香。

  我的舌头只用来品尝生命的美好滋味。

  我要做第四位诗人!